图书馆的墙面:浮雕设计里的静默对话

市图书馆扩建时,预留了一面朝西的白墙。负责设计的年轻设计师第一次走进旧馆,就被阅览室里翻书的沙沙声吸引。她在书架间走了整整一周,看不同的人如何与书相处:戴老花镜的老人用指尖划过书脊,学生们把笔记本垫在书上抄写,还有人靠着书架,让书脊抵着额头闭目沉思。​

最初的设计稿里堆满了名著封面,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。直到某个黄昏,她看见夕阳透过窗户,在地面投下书架的影子,那些交错的线条像极了人与书之间无形的牵连。​

最终的设计删去了所有具象的书本。墙的左侧,刻着几排倾斜的直线,像被风吹得微晃的书架,线条间距逐渐变宽,仿佛视野在慢慢开阔;中间部分是几组缠绕的曲线,有的像翻卷的书页,有的像交握的手指,在凸起的高点处故意做了圆润的处理,像指尖摩挲过纸张的温度;右侧留白处,只刻了三道浅浅的弧线,像有人放下书时,衣袖扫过墙面的痕迹。​

起伏的层次藏着细腻的心思。书架线条凸起得硬挺,却在末端悄悄收缓,像时光沉淀后的沉静;曲线的起伏柔和,在转折处微微加深,像思绪流动时的波澜。阳光斜照时,墙面的阴影会随时间慢慢移动,如同书页在悄悄翻动。​

揭幕那天,有位老读者站在墙前流泪。他说那些缠绕的曲线,让他想起年轻时在图书馆遇见的爱人,两人总在同一排书架前并肩看书,衣袖偶尔会碰到一起。设计师忽然明白,好的浮雕设计不用直白地讲述,而是埋下一个个隐秘的触点,让每个观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段静默对话。​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